中國玩具出口商將面臨「高門檻」。經過四年過渡期,據稱全球最嚴格玩具安全技術法規-歐盟玩具安全新指令(以下簡稱「新指令」)將於7月20日全面實施,其中重金屬出口來自玩具。 測試數量將從8項增加到19項。
對此,瑞鑫智誠管理顧問合夥人王丹青向國際金融報記者指出,國內兒童玩具的安全標準仍有待加強。 雖然新指令的推出讓國內玩具企業面臨巨大的壓力和挑戰,但他們還沒有嚐到滋味。 這不是倒逼玩具產業升級的好機會。
入門
據了解,歐盟玩具安全新指令2009/48/EC一度被稱為最嚴格的玩具安全技術法規,於2009年7月20日起生效。
該指令分為兩個過渡期:強制性物理和機械部分要求從2011年7月20日起;化學部分的要求將於2013年7月20日生效,進入歐盟市場的玩具產品必須符合化學要求。 與之前的 8 個相比,安全部分的 19 個遷移要素有了新的要求。
與兩年前實施的物理機械部分相比,本次實施的玩具定義和化學安全部分非常嚴格。 杭州檢驗檢疫局輕工處副處長張利龍表示,「新指令」不僅擴大了檢驗範圍,也大幅減少了原有檢驗項目的限制。 例如,先前對某種重金屬元素的限量是60個單位。 允許檢查 11.6 單位。
此外,本玩具法規還涉及企業社會責任、檢測機構義務等。 內容繁瑣、嚴重程度歷史罕見。 特別是擬實施的化學部分檢測19種重金屬、66種致敏芳香物質、3000多種CMR(致癌、致畸或生殖毒性)物質,涉及塑膠、油墨等數十種玩具製造材料和木頭。
記者了解到,浙江商檢部門近期對杭州地區20多家玩具企業進行了抽檢,80%的企業產品無法符合新指示標準。
先生。 廣東東莞一家出口塑膠玩具企業負責人梅在接受國際金融報採訪時表示,歐盟第一階段玩具安全指令的實施,對企業玩具出口造成了影響,第二階段必然對其出口造成更大壓力。
成本導致價格上漲?
多家玩具企業告訴記者,歐盟玩具安全新規的直覺影響就是生產成本的增加。 根據相關機構統計,新指令出台後,國內玩具出口企業將增加約10%的成本,不少企業對未來發展感到擔憂。
廣東省質檢中心曾表示,歐盟市場門檻逐年上升。 新技術法規將促進玩具產業提高玩具水平。 不可避免地,玩具企業的成本將會增加。 歐盟新指令對電子玩具出口影響較大。 %-10% 成本。
杭州一家出口毛絨玩具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先前的法律規定,出口歐洲的原料檔次至少提高了一個檔次,毛絨玩具的成本也翻了一番。 由於歐盟的調整要求更加嚴格,原材料成本的上漲可能會反映在玩具的市場價格上。 「如果我們不提高價格,我們將面臨損失,」該官員表示。
然而,漲價是否會影響產品的銷售量呢?這也成為未來各大公司負責人關心的問題。
同時,有業內人士指出,繁瑣、要求高的檢測項目也會帶來高昂的檢測成本,以及龐大的設備升級費用,這將大大增加玩具業者的生產成本。 給企業造成很大的競爭壓力。
倒逼產業升級
王丹青認為,成本增加會影響玩具的價格。 不過,玩具產業未來的發展應該從打造自主品牌、提高附加價值開始。
在王丹青看來,現在無論是玩具產品出口或中國其他產品的出口貿易都面臨兩大問題。 國內,原料成本和勞動成本不斷上漲。 與低成本的東南亞等國家相比,中國原有的優勢已不存在。 從外部來看,國際市場貿易壁壘不斷強化。 近期,中國與歐盟之間的貿易摩擦更能反映這個問題。
「所以,面對新指令,國內玩具企業必須積極打造品牌,提高產品品質和附加價值,轉變原有加工廉價勞動力產品的模式。 所以這是一個挑戰,而不是一個機會。 這是倒逼玩具企業升級、淘汰落後企業、提升產業產品結構的好機會。
業內人士認為,歐盟對玩具的品質要求越來越高,對於有志於製造高品質玩具的企業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因為高標準增加了市場的進入壁壘,是對優質企業的保護。
記者也了解到,對於整車廠來說,這項指令的實施影響不大,因為整車廠不需要考慮市場和銷量,只賺加工費;受影響最大的是自主品牌,如果不嚴格的生產和檢測流程,他們的產品出口到歐洲後,是無休無止的。 目前,在歐洲市場,中國的競爭對手主要是歐盟成員國,包括德國、奧地利、比利時等。
因此,不少專家表示,玩具業者應以此為契機,改善生產和檢測流程,提升產品安全與品質。 “同時,我們要挖掘國內市場潛力,減少對海外市場的依賴。”和訊新聞
對老鷹玩具來說,這是挑戰也是機會。